膿腫分枝桿菌胞內菌落計數、對RAW264.7細胞血紅素氧化酶1調控自噬影響(三)
1.2.6胞內菌落計數
細胞內菌落計數操作如下:培養并調整RAW264.7細胞濃度2.5×105個/ml,取2 ml加到6孔板中,待細胞完全貼壁后,分別加入終濃度分別為30μmol/L CoPP和30μmol/L SnPP預處理12 h,加入M.abs(MOI=5)共孵育2 h,無菌PBS漂洗3次,加入含34μg/ml阿米卡星完全培養基作用2 h以清除胞外M.abs,無菌PBS漂洗后繼續加入終濃度30μmol/L CoPP和30μmol/L SnPP繼續培養48 h。刺激完畢,棄上清,無菌PBS漂洗3次,加入300μl無菌去離子水裂解細胞,振蕩混勻后置冰上裂解20 min,加入含0.1%SDS、5%BSA無菌裂解液1 ml進一步裂解細胞,將裂解液吸入無菌EP管,13 000 r/min離心15 min,棄上清,加入300μl無菌7H9培養基重懸沉淀。取50μl懸液放入96孔板進行倍比稀釋,每個稀釋度取10μl接種于哥倫比亞血平板,置于37℃培養箱中培養3~5 d,進行菌落計數,各組菌落計數結果與M.abs對照組進行標準化處理后進行統計學分析。
1.2.7 ELISA實驗
細胞按照實驗設計處理完成后,ELISA檢測TNF-α蛋白分泌。按照試劑說明書進行操作,吸取100μl培養上清液、標準品加到96孔酶聯板中37℃孵育1 h,棄上清,每孔加入A工作液100μl,封板,37℃孵育1 h;棄上清,每孔加入350μl洗液,洗板3次,每次2 min,最后一次用吸水紙把殘留液體吸干;每孔加入B工作液100μl,封板,37℃孵育30 min;洗板3次,每次2 min,每孔加入90μl基質液,37℃避光孵育10~20 min;每孔加入50μl終止液,置波長450 nm酶標儀比色。
1.3統計學分析
所有Western blot圖片灰度值均由Image J軟件進行計算,所得的數據均由Excel收集,并采用Prism8.0繪圖,SPSS20.0進行統計分析。各組之間比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Levene檢驗方差齊性,方差不齊采用Dunnett T3方法比較,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M.abs對RAW264.7細胞HO-1表達影響
如圖1A、B結果所示,與無菌對照組比較,M.abs在MOI=5時,HO-1表達最高,MOI=10、15時,HO-1表達量逐漸減少(P<0.001)。圖1C、D結果顯示,與0 h相比較,M.abs刺激8~24 h,HO-1表達升高,24 h達到最高峰,但24~48 h后有表達下降趨勢(P<0.001)。CCK-8檢測細胞活性結果發現,與無菌對照組相比,M.abs與RAW264.7細胞共孵育48 h,細胞活性無顯著改變(圖1E)。
圖1 M.abs對RAW264.7細胞HO-1表達的影響
2.2 M.abs誘導RAW264.7細胞自噬蛋白表達
圖2結果顯示,隨著MOI的增加,Atg5、LC3Ⅱ蛋白表達量逐漸增加,自噬流標志物p62蛋白表達量也增加。說明M.abs誘導自噬小體形成的同時,自噬溶酶體降解受阻。
圖2 M.abs對RAW264.7細胞自噬流表達影響
2.3 HO-1參與調控M.abs誘導的自噬相關蛋白表達
圖3結果顯示,30μmol/L CoPP能誘導HO-1大量表達,顯著抑制Atg5、LC3Ⅱ表達,增加p62聚集。30μmol/L SnPP顯著增加Atg5表達和LC3Ⅱ表達,p62減少。圖3F結果顯示,單獨30μmol/L CoPP和30μmol/L SnPP與細胞共孵育48 h,CCK-8檢測細胞活性無顯著差異。
圖3 M.abs誘導的RAW264.7細胞自噬受HO-1調控
2.4抑制HO-1增加溶酶體酸性區域改變
LysoTracker Red溶酶體染色結果顯示(圖4A),與M.abs組相比較,M.abs+CoPP組胞漿溶酶體熒光比M.abs熒光稍弱,SnPP+M.abs組胞漿溶酶體表達顯著增多(紅色區域),而3-MA+M.abs組和BafA1+M.abs組胞漿溶酶體顯著減少。圖4B結果為各組溶酶體(紅色區域)平均熒光值定量結果,SnPP+M.abs組與各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
圖4 HO-1調節M.abs感染的溶酶體酸性區室改變
2.5抑制HO-1減少M.abs胞內存活及炎癥反應
采用30μmol/L CoPP和30μmol/L SnPP分別與M.abs共孵育48 h,CCK-8結果顯示,各組中M.abs細菌活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圖5A),說明此濃度的CoPP和SnPP對M.abs生長沒有抑制作用。細胞內菌落計數結果顯示,與M.abs組比較,CoPP+M.abs組胞內菌落計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SnPP+M.abs組胞內菌落計數顯著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圖5B)。CCK-8檢測胞內細菌活性結果和胞內菌落計數結果相似(圖5C)。ELISA結果顯示,與M.abs組比較,SnPP+M.abs組TNF-α蛋白分泌顯著減少(圖5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
圖5抑制HO-1減少RAW264.7胞內M.abs生長和TNF-α分泌
相關新聞推薦
2、微生物生長曲線監測儀測定納米銀對副溶血弧菌的最小抑菌濃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