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份泌尿系統患者——尿液細菌培養藥敏結果
目的探討分析本院泌尿系統尿液細菌培養藥敏結果。方法選取本院在2009年1月到2011年8月之間接收的188例泌尿系統患者進行鑒定并采取相應的藥敏試驗。而且鑒定使用的方法要是美國德靈的微生物鑒定分析系統形式。對于藥敏試驗所采用的方法為K-B法。試驗的所需的培養基以及藥敏試驗所用的紙片要求為溫州康泰公司生產。結果在本院接收的這185例泌尿系統致病菌患者中,進行尿液細菌培養分離細菌主要是以大腸埃希細菌為主的腸桿菌科,其次是葡萄球菌。對葡萄球菌屬敏感性最高的是萬古霉素,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別為最高100%和次之的71.5%;其中,對腸桿菌科敏感程度最高要屬亞胺培南,敏感率高達98.2%。敏感程度排名第二的為哌拉西林,敏感率為96.5%。結論經過尿液細菌培養及藥敏分析試驗后,發現引起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腸桿菌科以及葡萄球菌屬。
尿液細菌培養藥敏結果探析對于泌尿系統感染的診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對于診斷的要求是非常嚴謹的。為了更加詳細的分析尿液細菌培養藥敏結果,這里選取的分析資料為安陽市殷都區安陽鋼鐵公司總醫院在2010年1月到2012年8月之間收治的185例進行過尿液培養和分析的泌尿系統患者,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本院2010年1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185例泌尿系統患者作為分析探討資料進行研究。
1.2方法與判定標準選擇患者的中段尿液作為實驗樣品,但是必須是清潔干凈的,取1μl分別接種于血平板和麥康凱平板上,放置在35℃的溫箱中培養。判定的標準分為2種情況:①革蘭陽性球菌菌落數≥104cfu/ml;②革蘭陰性球菌菌落數≥105cfu/ml。
1.3鑒定菌株尿液細菌培養及藥敏結果探析試驗中,經過菌株相應的鑒定,質控菌株分為:①金黃色葡萄菌ATCC27853;②銅綠假單胞菌ATCC25923;③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這3種類型。
2結果
以本院選取的泌尿系統患者185份進行鑒定、培養后,發現有致病菌188例,其中,致病菌的構成比例占前10位,具體情況如下表1所示。另外,這188例致病菌對于14種抗生素的藥敏情況為:在本院選取的185份泌尿系統患者中,檢測出腸桿菌111例,葡萄球菌類48例,藥敏詳細情況如表2所示。185份中鑒定出的188例構成比排名前10位的比例見表1。
表1前10位致病菌的構成比例情況
腸桿菌和葡萄球菌類對14種抗生素的藥敏情況見表2。
表2腸桿菌和葡萄球菌類對14種抗生素的藥敏情況
3結論
泌尿系統感染是臨床中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它具有地區性特點,在對本院在2010年1月到2012年8月的泌尿系統患者進行尿液細菌培養以及鑒定后,在185份泌尿系統感染患者中,培養出188例致病菌,其中出現了3份泌尿系統感染者經過使用美國德靈的微生物鑒定法進行鑒定分析后發現他們屬于混合型感染,從致病菌的構成來看,其主要原因為腸桿菌科致病菌,總共有111例,陽性的概率為59.0%,其次是葡萄球菌屬,共有48例,陽性的概率為25.5%,這兩種情況的概率合計起來為84.5%,所以,最容易引起尿路感染的是腸桿菌。其次,通過尿液細菌培養藥敏效果的分析研究,總結出:亞胺培南是對腸桿菌科致病菌敏感程度最高的致病菌種,致病菌的敏感率高達98.2%,排名第二的是哌拉西林,敏感率為96.5%,其中,萬古霉素對葡萄球菌屬的敏感程度最高達到100.0%。另外,經鑒定,慶大霉素的耐藥率達到了32.1%。綜上所述,合理選擇使用抗生素,依據尿液培養藥敏效果合理用藥,對于臨床治療尿路感染具有重要價值。
相關新聞推薦
1、小兒咽拭子肺炎支原體(MP)的鑒定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
2、藜麥和藍靛果酵母菌株篩選、培養、計數及混菌液態發酵工藝優化(四)